12月19日,京津冀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在雄安新区召开2024年第三次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度工作,共同分析产业协同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谋划2025年推进协同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三地经(工)信部门主要领导、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集群发展促进组织、龙头企业以及织网人代表负责同志近百人参会。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秘书长李伟代表织网人出席活动并发言。
会议听取产业组2024年度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要点;氢能、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机器人产业链2024年工作进展及下一步举措,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和织网人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京津冀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安全应急装备等4个新获批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情况;听取雄安新区融入京津冀、促进产业协同有关情况。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三地经(工)信部门主要领导、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分别进行讲话,共同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
会上,李伟秘书长对2024年产业“织网工程”情况和2025年工作思路进行汇报。2024年是“织网工程”开局起步之年,已初步构建了“4*4”织网框架矩阵和实现了“1+3”跨区域织网破局。工作概括为四个方面:完善建立四项织网基础机制、构建“展赛会访”四类活动体系、积极开展四类调查研究工作、推动促进四类项目落地合作。各织网合作单位主办、承办或协办参与有关京津冀对接、论坛、大会等各类活动超140场,参与企业机构超1000家次,各类活动针对机器人、储能、空间信息等领域签约一批项目;针对“六链”,就京津冀营商环境现状、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困难和堵点、营商环境相关现行政策的有效性和不足等,瞄准小切口提出32条产业链营商环境政策优化建议;围绕重点医药、空间信息等领域积极组织企业进行了10项标准制修订;通过征集遴选和专项研究等,精心组织形成一批京津冀产业协同相关案例成果;11月赴上海、深圳与成都组织了三场跨区域织网对接会,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大区域总计超190家商协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会。
织网工程,是京津冀三地经信(工信)部门组织,遴选一批行业商会协会联盟等社会组织,搭建专业、广泛的信息、项目、产业、人才资金等领域的交流平台和服务网络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织网工程通过组织行业商会协会联盟等社会组织,聚集和整合市场化资源,与三地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聚焦京津冀重点产业链群和区域节点城市发展需求,助力京津冀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落地、政策优化,不断完善区域营商环境,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织网人”指被三地经(工)信部门组织遴选出来参与织网工程的行业商会协会组织。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