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世界上最清洁能源”的氢能,正驱动更多汽车实现零碳排放。
近日举行的2024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平行论坛氢能分论坛,作为在氢能技术研究、产业布局与应用示范方面全国起步最早的地区,京津冀三地氢能全产业链基本贯通,正在合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高地。液氢关键技术接连实现突破。
一次注氢可以跑1000公里以上——北汽福田工厂里,全国首辆49吨液氢重卡告别了“里程焦虑”,甚至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也能正常启动。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长途、中重型长途运输中的优势明显强于纯电动,而液氢更将这一优势放大,甚至可与燃油车媲美。但储氢技术面临挑战,既要满足温度、压力的要求,还要确保安全。福田汽车的液氢重卡已经攻克了车载液氢存储系统核心技术,填补我国车载液氢燃料电池技术空白,相较于气氢储供系统,同体积下携氢量增加了近3倍。
“交通运输领域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保有量仅12%的商用车碳排放占比却高达56%。”北汽福田副总经理秦志东说,氢燃料电池汽车正是氢能在商用车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目前,北汽福田已累计推广示范应用氢燃料电池车超过3000辆,安全运营里程突破1亿公里。”秦志东说。
优势互补合力打造产业高地
今年上半年,氢燃料与自动驾驶技术历史性“牵手”:由北汽福田生产的氢燃料自动驾驶重卡从北京马驹桥物流园驶出,途经河北廊坊,最终到达天津港,驾驶过程全程无需接管。
京津冀地区在氢能技术研究、产业布局与应用示范方面全国起步最早。去年,京津冀首次发布跨区域产业链图谱,氢能正是6条合力打造的产业链之一。三地正围绕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4个环节,打造全球新能源风向标。
“京津冀三地氢能全产业链基本贯通、产业基础各具优势、资源禀赋充分互补,有条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高地。”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孙浩天说,北京重点发展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整车核心装备产业化,打造氢能多场景领域示范应用;天津重点建设氢燃料电池车辆检验检测能力,推动港口、物流等场景氢能示范应用;河北重点推动规模化绿氢制备供应,布局氢储运、燃料电池整车及配套装备制造及示范应用。
推动氢能政策“同事同标”
跑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冷链配送车、天津港里的重卡物流车、河北张家口酷暑严寒里稳定运营的公交车……京津冀三地都能看到氢能车的繁忙身影。孙浩天说,三地聚焦氢能产业落地和协作发展,分别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若干产业扶持政策,为氢能产业集聚化、商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数据显示,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中,京津冀城市群在前两个示范年度完成燃料电池汽车推广2509辆,超额完成2268辆的任务。截至目前,三地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辆超过6000辆。
“总体看,氢能产业正处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尚未进入细分领域全面市场化的阶段,产业协同还存在政策协同、应用场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孙浩天说,三地应创新政策机制,带动氢能应用推广实现瓶颈突破,实现氢能政策“同事同标”,加快氢能重卡、通勤、旅游车辆跨区域高速应用。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