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北京:打造国际标杆项目,输出可复制的“北京方案”
最新动态
北京:打造国际标杆项目,输出可复制的“北京方案”
2025-11-0725
图片

11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北京)新闻发布会。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西城区人民政府,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国资公司、北京数据集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


北京始终紧扣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工作部署,把数据要素作为关键基础,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实现新进展。2021-2024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5%,2025年前三季度增速为9%,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7%。北京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01

数字技术引领创新突破

代表性成果丰富多元


大模型领域,豆包视频生成模型登顶国际文生、图生视频榜单,Kimi多模态推理模型在短链思维任务中超越GPT-4o等竞品,智谱开源文生图模型成为首个支持汉字生成的同类模型,智源多模态世界模型在图文生成任务中媲美Gemini同类模型,目前全市累计备案大模型达162款、居全国首位。前沿技术布局成效显著,北京量子院首次完成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微芯研究院“长安链”持续支撑一批国家级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工程。


02

数字基建筑牢发展底座

完善高质量支撑网络


持续推进“光网之都,万兆之城”建设,累计建设5G基站近1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69个,位居全国首位;建成5G-A基站超1.7万座,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推动28个园区开展万兆园区试点。工业互联网领域,接入国家顶级节点(北京)的二级节点累计138个,接入企业节点数累计17万家。算力供给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目前京内智能算力总规模达4.2万P,依托京津冀蒙算力供给廊道,形成国内最丰富的绿色算力资源。


03

数据要素激活核心动能

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速


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升级数据沙盒3.0版,破局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版权争议和权益保障难题。推动全市数据入表累计超15亿元,200余个高质量数据集开放共享,促进我市数据登记、交易快速增长。为促进高质量数据供给,重点推进具身智能、医药健康、新材料、脑机接口、遥感卫星等高精尖领域的高质量数据采集生产基地建设。搭建北京人工智能数据应用开发平台,打造数据、算力、模型、场景、安全“一站式工具箱”,培育人工智能应用产业生态。


04

数字产业深度融合

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2024年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依托“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已汇聚算力、数据、模型、应用、投资五类超280家伙伴企业,形成近200个跨行业应用案例,今年升级伙伴计划2.0,以推动供需对接为核心,加快推动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创新生态。成功举办机器人“两会一赛”,世界机器人大会参会外宾、首发新品数量再创新高;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京举行,开创了人形机器人现场长时竞技活动先河;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次以人形机器人为竞赛主体的国际综合性科技体育盛会,成为北京具身智能产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样成效显著,工业领域,累计建成5家灯塔工厂,149家先进级智能工厂,6家企业成为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数字服务普惠化发展也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便利。


05

开放合作链接全球格局

拓展数字经济朋友圈


北京始终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数字经济格局,持续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我们成功举办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吸引全球50多个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上千名嘉宾参会,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增至30个。全国首个数字经济出海基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5个“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园建立合作,设立4个海外服务站。

图片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北京数字经济的沃土,以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总引擎,积极参与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锚定全球标杆,凝聚协同攻坚合力,推动北京数字经济从单项引领、实践领跑,向生态主导、理念先行的更高阶段跨越;统筹通用算力与智能算力布局,稳稳筑牢“算力底座”;以需求为导向,在医药健康、具身智能等领域搭建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放大数据沙盒的合规示范效应;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打造国际标杆项目,输出可复制的“北京方案”。我们将以实干延续成果,以创新突破瓶颈,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肩,共同开启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记者提问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今年伙伴计划升级到了2.0,它能为企业解决哪些应用中的实际痛点,进而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落地与生态系统构建呢?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


伙伴计划2.0力求通过“1+10+X”能力建设来打造人工智能生态主平台。

图片


“1”是指聚焦产业供需对接这一核心任务,围绕人工智能应用的真问题、真需求做好场景供需对接,推动项目落地。供给端目前已汇聚超280家伙伴企业,同步也在征集典型案例,形成案例集;需求端通过政府、行业、城市组织及国际组织,梳理出真实行业应用场景,之后通过对接活动解决应用落地痛点问题。

“10”是指芯模适配、数据供给、算力保障、出海服务、安全治理、开源服务、中小企业服务、金融支持、Agent赋能、标准制定等十大服务能力工程,建设基本覆盖人工智能应用全流程。同时以“项目化”强化支撑,例如,安全治理领域支持前瞻研究院建设大模型安全评测与防护服务平台,投资领域支持前沿人工智能研究院搭建投融资活动主平台,组织投资伙伴贡献案例并向各区域推广。

“X”是指能力空间、示范场域、赛会平台等组成的多维度合作推广矩阵。能力空间聚焦产业孵化落地,依托各区线下服务空间,结合市、区、园区综合的落地政策,推动对接中的优质案例及时转化为产业落地,形成区域增值。示范场域遴选如自动驾驶示范区、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等垂直行业应用场域,系统验证迭代人工智能应用,助力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赛会平台链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等国际会议赛事,推广伙伴计划标杆案例及推介会员企业,提升企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片


本次伙伴计划还创新推出“AI产品体验计划”与“城市行”活动。“AI产品体验计划”筛选优质单位的AI产品服务供国内外企业免费体验,目前已有14项可体验产品,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城市行”活动从需求端出发扩大场景,目前已覆盖国内五座城市并努力向海外拓展。

整体来看,伙伴计划紧扣供需对接核心,强化生态能力建设,推动北京产业集聚,助力打造“技术引领、场景丰富、生态完善”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图片



来源:北京发布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