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京津冀协同发展简报第193期——京津冀协同成效持续显现
最新动态
京津冀协同发展简报第193期——京津冀协同成效持续显现
2025-09-2211

编者按

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在经济、生态、服务贸易、区域协同、产业创新等领域亮点频现。上半年京津冀GDP5.7万亿元,同比增长5.4%,三地总体经济稳中向好,区域协同成效持续显现。2025全国生态日京津冀活动暨第三届京津冀绿色发展大会启幕,为构建“大生态”格局注入新动力。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京津冀联合展5大应用场景精彩亮相。滨海新区实现京津冀“区域通办”1108项,区域协同全面发力。促进会及会员单位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在京津冀转化落地。


【京津冀动态】

京津冀协同成效持续显现


上半年,京津冀三地总体经济运行平稳、稳中向好,区域协同成效持续显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区域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动能不断集聚

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同比增长5.4%。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0%、5.1%和7.4%。京津冀地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万亿元,增长5.5%。三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1%、5.5%和6.5%。京津冀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97.8亿元,同比增长0.7%;三地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6%、12.2%和9.5%。


二、双轮驱动汇聚合力,新“两翼”建设迸发动力

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张家口算力中心项目主体完工,举办首届“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专题论坛。天津来自京冀的产业项目到位金额990.4亿元,占全部产业项目到位金额近5成。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在顺义挂牌成立,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区重点推进项目20余个,9个项目完成签约。北京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与唐山高新区围绕90余家企业需求开展“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唐山机器人共享工厂开放共享800台套高端设备。


新“两翼”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7%。新增重点在谈项目400个,已注册重点企业230个,累计落地央企二三级公司、市属国企176家,“两区”新增入库项目375个、落地204个,其中入库外资项目86个、落地47个。雄安新区加速建设未来之城。雄安高新区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未来科创城轨道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等7个平台项目揭牌。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金融岛一体化、雄安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拔节生长,数字服务产业基地、供应链服务大厦、未来智造大厦等第四批主题楼宇授牌。


三、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交通路网互联。首条外埠进京公交班线开通运营,河北大厂公交与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无缝衔接。上半年,三地通过铁路发送至其他两省市的旅客量7649.3万人次,增长7.4%;环京通勤人员月均46万人,增长3.3%。


医疗资源互通。上半年,津冀参保人员在北京就医直接结算839.8万人次,占京外医保结算人次的35.4%;京津冀医联体115家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京津冀医联体义诊日活动”。


人才培育互助。河北累计引入300余所京津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办学,京津9所高职院校在河北开展跨省单独招生试点和“3+2”联合培养,累计招生13000余人。


居民收入提高。上半年,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5144元、29176元和17795元,增长4.8%、4.7%和5.3%,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20、1.82和1.90,均比上年同期缩小。



京津冀积极构建区域“大生态”格局


8月15日,2025全国生态日京津冀活动暨第三届京津冀绿色发展大会在保定启幕。活动以“协同‘绿 ’动‘焕’新释能”为主题,设置主旨报告会和4场交流会。大会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碳排放双控制度和企业碳管理、零碳园区建设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权威政策解读、创新理论阐释、前沿技术分享和典型案例推介。主旨报告会上,一批典型案例发布:京津冀构建生态协同机制、张家口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唐山推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保定打造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范本、北京城市副中心探索绿色金融多元创新、天津港东疆创建零碳港区等,展现出三地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图景。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产教融合基地落成


日前,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京清汽车产业园共同建设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产教融合基地落成,旨在深入推动“产业园区+职业教育”创新模式落地落实,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揭牌仪式上,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分别与园区企业安闻汽车、百斯图工具制造、金石三维打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在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专班方面深化合作,助力技术升级。基地将精准服务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集实习就业、社会培训、产业研究、技术服务、装备研发、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



滨海新区发布协同发展成绩单


近日,天津市滨海新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新闻会上介绍滨海新区发布协同发展成绩单。五年来,滨海新区坚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中国石化、国家管网等重大项目278个、总投资2734亿元;引进北京在津新建机构1484家;实现京津冀“区域通办”1108项,滨海新区正在推动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中全面发力。



2025服贸会:

京津冀联合展5大应用场景精彩亮相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京津冀联合展设置机场入境“北京服务”、非遗技艺从传统到创新、智能制造协作圈、全方位数智生活样板间、和数字人民币生态体验站五大场景,集中展示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最新成果。展区由京津冀三地商务部门联合组织,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全程支持,共同谱写京津冀开放协同发展的美好叙事。联合展区围绕“京津冀对外开放协同合作”设计,以境外人士“落地北京-行走京津冀-融入新生活”第一视角,构建一条感受北京服务、体验智慧出行、体验智能生活、游览非遗文创、跨境支付商务等完整体验线,多角度呈现京津冀高水平协同开放得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此次京津冀展串联区域协同“硬实力”与民生服务“软温度”,不仅是一场视听、科技与信息的盛宴,更是一次让全球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与广度的窗口,是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生动缩影与精彩呈现。




促进会及会员单位动态

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

促进会孵化京津冀

首家车载香氛科技企业落户顺义


8月20日,香谷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暨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顺义举办。香谷智慧是由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在生态港顺义园孵化的首个科技型企业,由多家企业共同投资成立。本次香谷智慧的成立标志着顺义区在特色汽车品质产业链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香谷智慧将借助顺义区汽车产业基础、生态港载体及鲜花生态等区域优势,推动产品加速上车,持续丰富产品类型,推动大健康产业与智能出行深度融合,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注入“嗅觉经济” 新动能。未来3至5年,生态港顺义园将推动形成集研发创新、检测认证、展示销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香氛产业生态圈,在顺义区打造“北京·香谷”,并将其建设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香氛科技产业新高地和香氛产业创新策源地。



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成功举办

2025京津冀创新医学转化与产业促进大赛


8月22日,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顺利举办京津冀创新医学转化与产业促进大赛“康复护理/医学材料与3D打印”复赛。2025京津冀创新医学转化与产业促进大赛是以医学转化为主题,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赛事,旨在助力京津冀加速搭建技术与需求、临床与解决方案、企业与资本等转化生态的关键链条,为成果转化的供需双方提供专业支持。通过大赛持续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助力产业落地,为推动京津冀医产协同创新发展汇聚强劲动力。



他山之石


沪苏浙联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联合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一起,组成长三角算力枢纽,成为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八大算力枢纽之一。到2027年,示范区算力中心将深度融入国家算力网,依托算力基建项目,向上带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发展,向下带动数据中心、服务器、半导体存储、通信传输等产业集聚。集群智能总规模预计不低于60EFLOPS。



355项“川渝通办”事项全面落地


2025年上半年,重庆在空间格局、基础设施、现代经济、改革开放、生态宜居等五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提升“双核”能级方面,成渝已累计推出3批次112项合作项目事项,每年川渝互访超1亿人次。在推动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重庆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渝西地区汽车零部件产值迈上千亿元台阶。在推进全域融入协同发展方面,川渝高竹新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一体两核多点”的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生态保护方面,川渝联合开展长江等“六江”生态廊道建设,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等“九治”攻坚。在城市治理方面,重庆全面推进“9+2”中心城区一体化治理。在公共服务方面,双方合力推动4批次355个“川渝通办”事项落地可办,93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现22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370家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互认”。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联系我们: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