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论坛观点丨京津合作示范区:数字基因,智慧内核
最新动态
论坛观点丨京津合作示范区:数字基因,智慧内核
2025-07-172

   7月3日上午,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要活动之一,首届“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数智融合,协同赋能”为主题,在京津冀联合办及三地经信和数据部门的共同支持下,汇聚京津冀各类合作示范单位,算力、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等领域企业、园区、协会共同参与,构建三地数字经济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共同探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新路径。

   论坛现场围绕“数链合作,深化数据与算力资源协同开放”展开三地专题推介与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嘉宾主题演讲。


京津合作示范区专题推介

京津合作示范区产业发展中心

总监 徐鹏

国家使命,战略高地                     

京津合作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调研天津时提出的“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京津双城记”理念的核心载体。2015年,它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四大集中承载平台和试点示范项目,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示范区是区域协同的“连接器”。它位于天津市东北部,距天津主城区20公里、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北京100公里,既是地理中心,也是政策高地和产业要地。


示范区总体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是北京在天津的“飞地”,也是天津未来科技城的六大组团之一。根据两市共建协议,北京由首创集团负责开发建设和招商促进,天津由滨海高新技术开发区负责园区管理和政策落地。计划用20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区域改革创新发展的试验基地、京津深化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台,建成一座产创融合、科技引领、生态宜居、支柱平衡的节点性城市。

数字基因,智慧内核                     

示范区拒绝“摊大饼”式发展,坚决落实服务北京、联动天津的总体战略定位,立足高端装备,打造信创智能+生命健康的产业集群,聚焦数字经济构建双核驱动的数字引擎。


在数字发展方面,示范区致力于打造京津冀数字协同的“中央厨房”,建设数字产业集中地,推进数字产业协同发展。依托信创智能产业,建设从数据储存、处理到应用的全产业链集群,谋划半导体制造以夯实硬件基础,搭建大数据平台,构建京津冀数据协同枢纽。同时,开拓智能终端+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积极布局新能源,发展数字应用装备产业,为企业提供绿色算力支持。


在城市建设方面,示范区引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建设城市级智慧管理平台,探索在智慧交通、能源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验证窗口,让企业享受零时差落地红利,与京津冀数字化产业同频共振。


示范区北侧紧邻95平方公里的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七里海公园,又有永定河和潮白河环绕,为入驻企业及其员工提供了生态宜居的环境。

企业投资沃土,携手共建未来          

示范区交通区位优越,周边六条高速环绕,可实现0.5小时“飞天下海”直达港口和机场,1小时与北京实现人口和商品交互。


对企业而言,示范区承载空间充足,规划工业用地超10平方公里,当前可立即出让的工业用地超3000亩。在成本方面,示范区优势显著:工业用地地价30万/亩,较北京市过去一年50年产权用地地价下降64%;天津地区应届生本科薪资7000元,较北京市下浮32%,且天津人才储备丰富,拥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985高校,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211院校及各类本科院校共50余所,可为企业提供充足人才。此外,示范区在产业要素、水电等方面成本也有大幅下浮,随着新能源绿电布局,电力价格将进一步降低。


示范区政策红利可直达企业,涵盖京津两市、滨海新区、滨海高新区及天津未来科技城的政策叠加优势。以数智产业为例,研发投入超500万可给予10%补贴,最高不超过3000万;设备投资超5000万可给予10%奖励,重大带动性项目最高可获上亿元奖励;引进本科及以上人才,最高可给予每年3.6万元补贴,连续补贴3年。


在配套方面,示范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具备坚实承载条件,城市格局初显,产业氛围良好。目前拥有1.6万平方米精装办公基地,可实现拎包入驻,以及超100套精装人才公寓,满足多样化需求。企业如有个性化需求,还有8000平方米公寓可供选择。此外,示范区提供一站式菁英教育,引入天津优质高校新华中学,为就业人员子女教育保驾护航。


在保障方面,示范区得到两市高度关注。2017年11月,京津两市联合组建推进工作协调小组,坚持“大事大办,特事特办”原则,推动重大工作。首创集团作为发展桥梁,在政府普惠政策基础上,构建“1+3+N”产业体系,提供多维度产业扶持政策。对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过来的企业,首创将联合天津属地政府提供清单式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同时,示范区联合滨海高新区团队组建“7×24小时”全流程保障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38平方公里的投资热土涌动2500亿投资,吸引10万余高端人才聚集。这里既是政策高地、成本洼地,也是创新源地、生活美地,更是京津发展新腹地、产业协同首选地。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京津冀数智协同向纵深迈进凝聚强大合力,将更好发挥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引擎”关键作用,有力锻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动轴”,合力打造京津冀一体化数智新生态,为推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踏上创新、智能与可持续的友好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