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特征
规模增长,经济新引擎
北京的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21年的1.6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2.2万亿元,增速轻松跑赢GDP平均增速,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更是接近45%,天津信创产业和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同样不甘示弱,发展速度也都超过了GDP平均增速。京津冀地区的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超级引擎”,在经济舞台上大放异彩。
北京创新引领,津冀各显神通
北京凭借其强大的创新优势,在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中起到了核心引领作用。天津和河北也不甘落后,各具特色。北京在脑机接口等领域成果斐然,河北则在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方面,诞生了不少优秀案例,京津冀地区宛如一个创新的“铁三角”,相互支撑,共同进步。
产业优势与短板并存,潜力巨大
京津冀地区的数字经济产业,既有让咱骄傲的强项,也有一些亟待提升的短板。在数字产品制造业方面,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稍显逊色,不过,在数字产品服务业,咱可是自豪得很!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全国闻名,抖音、京东、美团等头部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领域,AI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而且,咱在数据要素驱动和数字化效益提升方面潜力巨大,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空间广阔得很。
数据链式布局,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的数字经济数据产业链布局,可以说是分工明确、协同高效。依托三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从算力互联、存储互联到特色标注,数据相关产业链体系日益完善。三地之间形成了清晰的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推动了区域数字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各部件紧密配合,共同运转。
企业量质齐升,创新活力足
京津冀地区的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也是表现亮眼。北京备案了130多款大模型,占全国一半以上,平台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层出不穷。咱京津冀的企业,就像雨后春笋,生机勃勃,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京津冀数字协同的五种模式
北京研发+津冀制造
北京负责研发,津冀承担制造任务。以小米为例,其供应链和制造环节在河北、天津完成;联想在天津的联想小镇,产能也得到了有效释放。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北京的创新优势和津冀的制造优势。下一步,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亮点,相信会给咱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北京数据+津冀算力
北京的数据资源与津冀的算力供给形成互补。河北的润泽科技、光子1号、华海互联、申江万国等项目,承接了北京的订单需求,进行智算处理。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北京的数据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订单+津冀服务
北京的订单需求与津冀的服务能力相结合。保定的数据标注基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围绕数据产业链上游的数据处理需求,津冀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服务支持。这种合作模式促进了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价值释放,为京津冀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北京方案+津冀场景
北京的解决方案与津冀的应用场景相融合。在智慧乡村领域,雄安国创中心与智汇云舟共建“国创云舟时空融合”联合实验室,打造了数字乡村时空实景一张图平台,全方位展现了北斗系统的规模化应用成果。这种模式让北京的技术和方案在津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北京技术+津冀转型
北京的技术输出助力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去年成立的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积极推动北京技术在津冀的应用。百度智能云的技术团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与工业软件融合,为唐山钢铁行业赋能。传统炼钢转炉环节成本大幅降低,每炼一吨钢可节省成本约30元。
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引导
三地需围绕数字经济加强协同机制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试点政策。联合制定实施方案,聚焦垂直行业和赛道,精准发力。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为京津冀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战略指引。
谋划应用示范工程
在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打造标杆应用。目前,北京已有一些标杆应用案例,但津冀的应用相对分散。通过联盟等平台,征集协同应用示范案例,加强推广应用,推动京津冀数字经济的标杆应用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这不仅能提升京津冀数字经济的影响力,还能为全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京津冀智慧和方案。
深化产业链网合作
以现有的“六链五群”产业基础为依托,进一步拓展新的领域。面向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强化产业链网的协同合作,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让京津冀的数字经济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更具影响力。
发挥社会组织力量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相关支持意见,推动社会组织在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组织可以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强化要素协同配置
充分发挥北京的技术要素和创新要素优势,结合河北丰富的场景要素,进行要素的合理排练和组合。实现要素的高效配置,让每一个要素都能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价值。
共推数字友好理念
在京津冀地区大力倡导和推广“数字友好城市”的理念,让数字技术更加普惠于民,实现人民友好、美好生活的目标。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让京津冀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区。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