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区域内产业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积极搭建高效、精准的产业供需对接机制,旨在为京津冀企业、机构提供一个开放、透明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会将借助各类活动及商协会网络载体聚合区域内产业资源,推动信息共享,高效链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协作,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河北省八个重点产业
创新应用场景
需求内容
3月28日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河北省遴选围绕现代化钢铁、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数字等八个重点产业发布百项需求。
21
发布单位
河北伦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场景内容
基础条件
设备资源:公司配备了世界技术水平领先的丹麦产ENH改性沥青生产设备2套、自主研发的橡胶粉改性沥青设备2套、普通乳化设备1套、特种乳化沥青设备1套、湖沥青改性沥青设备1套、常减压沥青装置2套、彩色沥青生产装置1套,这些设备科实现资源共享吗,提高产业集合度。
成果资源:场景研发出的耐久稳定型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申请国家专利后,在保护核心技术的前提下,可实现资源共享。
技术需求
1.稳定剂配方中的改性树脂会与二乙烯三胺交联形成三维状网格,通过交联形成三维状网格限制沥青和橡胶分子的运动,提升复合改性沥青的稳定性。同时吸味填料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钛受到光照时,与氧作用产生0H,能够实现抑制沥青产生烟气的效果;
2.开发出自动化可连续生产的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将上料机构、混合罐和中间罐用泵送系统、一次研磨系统和二次研磨系统有效串联,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落后的间歇性生产加工设备的替代;
3.开发出高效环保新生产工艺,实现加工温度由普通橡胶沥青的195-210℃降到180-185℃,反应时间缩短30%,VOCs及各类有害气体减少30%以上;
4.该产品环保效益高。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本场景通过创新研发“胶粉活化-耐久稳定型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生产一体化”技术体系,构建了脱硫胶粉与SBS协同改性的新型工艺路线,攻克了橡胶沥青性能与环保难题。技术层面,优选国内先进脱硫胶粉处理技术,通过提升胶粉添加量、引入降粘剂与稳定剂组合,突破改性沥青加工性能与储存稳定性瓶颈;独创脱硫胶粉/SBS复合改性方案,实现PG82-28分级的高低温性能跃升,满足极端气候路用需求。经济社会效益方面,该技术将废旧轮胎资源化率提升至95%以上,年消纳废轮胎超万吨,同步推动“绿色公路”建设,场景建设期内可直接创造1.2亿元销售收入及800万元利税。其创新价值更延伸至产业链协同—联动上下游企业形成“废胎回收-胶粉加工-特种沥青生产”循环经济闭环,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并通过降低道路养护频率与能耗(碳排放减少30%),助推交通基础设施低碳转型,形成技术突破、产业增效与生态治理的多维共赢格局。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其他(无合作方)
22
发布单位
兰升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场景内容
精馏塔是化工领域的关键设备,精馏过程复杂且能耗大,对其控制和节能路径的研究意义重大。兰升生物科技集团中三精馏塔目前采用单回路变量控制,控制效果不佳,经济效益提升空间大。本场景计划运用先进控制、实时优化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精馏装置自动化、智能化,进而提高控制水平,实现节能减耗、降低成本,提升精馏塔稳定性,挖掘更大经济效益。
基础条件
技术需求
1.实现中三工序精馏塔长期智能优化运行,正常工况下全装置优化控制回路平均投运率超95%,大幅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2.提升装置运行平稳性,关键被控参数精度提高,使粗四氢塔液位、四氢塔回流量、甲苯塔回流罐液位波动分别收窄30%、50%、30%以上;
3.精准控制参数并优化系统,压缩无效工作时间,降低各精馏塔能耗2%以上,减少粗四氢塔进料中断时间50%以上,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
4.实现智能优化系统与DCS无扰切换,具备关键测点和设备故障语音报警功能,提升生产本质安全。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精馏塔是化工行业常用的设备,该场景的应用,可以提高精馏塔的控制水平和稳定性,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促进绿色化工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低碳化方向发展。技术推广至整个行业,预计降低成本数十亿元。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联合研发
23
发布单位
廊坊市北辰创业树脂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场景内容
二氧化碳催化还原技术因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而需求迫切。工业化加速使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加剧温室效应。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或燃料,可减缓温室气体积累,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低碳社会建设。行业面临低能耗下产物高选择性和高产率的难题,催化剂稳定性和电解池设计需优化。本场景通过设计催化剂纳米结构,提高表面粗糙度、增加局域碱浓度。或结合光催化与电催化优势,提升载流子分离效率,增强催化反应效率。
基础条件
在二氧化碳催化技术场景中,可提供的软硬条件包括:
空间条件:专门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来开展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试,以及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
环境条件: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气体流量等,以实现最佳的催化效果。
数据条件: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包括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动力学数据、产物分布等,以优化催化过程。
研发基础: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包括化学家、材料科学家、工程师等,以及先进的研发设备和设施。
与外部技术供给机构联合创新的条件可能包括:
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模式,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人才,共同开展研究和开发。
资金支持:获取政府或企业的资金支持,以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知识产权保护:确保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以激励创新和技术转移。
政策环境: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科研资助等,为联合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技术需求
1.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开发新型金属氧化物衍生纳米结构催化剂,提高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2.优化催化剂结构:通过设计和创制高效的贵金属基、金属基光催化剂或非金属基催化剂,以提高催化效率并降低成本。利用多孔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提高反应物和产物的传输效率,CO2转化效率达到80%或以上;
3.提高产物选择性:通过调控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特定产物的选择性达到85%或以上。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建设现代化绿色能源工厂,以二氧化碳还原技术为核心,通过高效催化反应器将捕获的CO2转化为甲醇、甲酸、甲烷等高附加值化学品及燃料,开创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该技术通过催化剂的创新研发与反应工艺优化,不仅实现CO2高效转化,还可向化工、能源等领域辐射技术成果,例如开发适配水泥厂、钢铁厂等排放大户的模块化改造方案,推动传统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经济层面,利用工业废气替代化石原料生产甲醇等产品,显著降低企业原料成本,规模化生产后低碳产品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社会层面,既通过能源自给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又能从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工厂运维全链条创造多元化就业岗位,带动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随着全球碳中和政策深化及低碳产品市场需求激增,该技术凭借环保属性与成本竞争力,可快速打开化工燃料、工业原料等千亿级市场,同时以“就地捕获-转化-应用”的灵活模式,为高排放行业提供绿色转型抓手,全面提升行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重构化工能源产业生态。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联合研发
24
发布单位
石家庄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场景内容
近年来,我国负极材料产业规模逐渐扩大,2023年上半年出货量约72万吨,其中石墨性价比优势突出,出货量占比最高。但石墨负极材料比容量已接近理论极限值,硅基负极材料用量正逐渐提升。2022年,我国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在1.5亿美元左右。2023年,我国多孔硅碳量产进展迅速,理论月产能已达到720公斤以上。硅负极理论比容量约为商业石墨负极10倍,并且其工作电压适宜,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此外,硅在地壳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且环境友好。但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不可避免的出现体积膨胀问题,目前主要有气相沉积法、喷雾干燥法、液相固化法、机械球磨法等方式制备硅碳负极。本场景高容量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应用和技术突破,使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
基础条件
公司先后投入5000多万,建设研究室和分析室。购置仪器设备器材等,之后逐年增加资金投入,目前对技术中心投入仪器、设备原值共计180台(套),今年新增投资额超1000万元,仪器配有场发射SEM、拉曼光谱、热重仪、激光粒度仪、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比表面积测试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解液浸润性测试系统、伺服控制拉力试验机等设备。研发设备、中试设备基本完善。
公司拥有内部研发人员117人,包含2名高级职称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4名博士以及30余位硕士。既有经验丰富对技术进步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也有青年技术带头人,可完全满足公司研发需求;公司每年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比例,由2022年的10622.20万增至2023年的12479.25万,公司资金力量雄厚,可完全保证公司的技术研发投入。
技术需求
1.高容量和首效: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远高于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通过引进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专用多孔碳前驱体以及制备技术,实现硅碳复合材料的高效合成,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首次充电效率,实现电池容量≥1800mAh/g,首效≥90%目标;
2.改善循环稳定性:硅碳复合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体积膨胀,导致电极材料破裂。期望通过硅碳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减轻体积膨胀,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3.降低成本:引入优化新型流化床以及回转炉等CVD沉积设备的设计,以实现硅碳复合材料的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硅碳材料达到百公斤级量产水平。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联合研发、技术许可
25
发布单位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场景内容
基础条件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纯碱行业知名企业,建设有河北省纯碱碱渣减量与资源化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工业企业研发中心,并可依托母公司唐山三友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资源。公司自有分析检测实验室、机加车间和技术研发、化工工程设计等专业团队,科研办公用房4400余平米,仪器设备装备130余台套,拥有完善的小试、中试线和产业化装置。
公司自主开发了以氯化钙液和硫酸钠(芒硝)制备二水石膏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其装备,建成投产了国内首套化学合成法石膏产业化大型试验线,具备高强高白α石膏产能1.5万t/a,在化学合成石膏技术开发应用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场景的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需求
1.形成二水石膏生产精细化控制技术,稳定控制二水石膏结晶、水分、杂质等指标;
2.开发微晶转化法α高强石膏生产技术及其专用转晶剂,满足生产需求;
3.α石膏产品满足《α型高强石膏》JC/T2038-2010规定的α50以上指标要求;
4.开发形成符合精密铸造、特种粘合剂、3D打印、橡塑添加剂、建筑材料、医疗等领域需求的功能型石膏产品;
5.石膏外加剂及复配粉满足市场差异化指标需要。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联合研发、技术许可、提供免费使用环境
联系电话: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