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区域内产业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积极搭建高效、精准的产业供需对接机制,旨在为京津冀企业、机构提供一个开放、透明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会将借助各类活动及商协会网络载体聚合区域内产业资源,推动信息共享,高效链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协作,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河北省八个重点产业
创新应用场景
需求内容
3月28日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河北省遴选围绕现代化钢铁、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数字等八个重点产业发布百项需求。
16
发布单位
河北嘉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场景内容
精细化工行业传统间歇生产工艺存在安全隐患,制约自动化进程。连续流技术可实现本质安全与自动化控制,提升效率与产品质量。精细化工产品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上下游产业相互促进。随着需求增长,对安全、环保生产的要求提高,连续流技术研发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本场景染料生产连续流工艺及设备研发采购,能实现分散橙288产品年产2000吨,对硝基苯胺年产3000吨。
基础条件
公司主导产品在国内生产企业共三家,河北省唯——家,产品市场占有率40%,是河北省精细化工连续流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于2019年5月获得基于连续流技术的河北省科技成果证书一项。同年,通过河北省技术中心认定。2023年5月通过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验收。
公司十分重视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支既具备高水准专业知识,紧盯前沿技术,又以熟悉精细化工设计开发、工艺技术落实、科学管理优势的研发团队。
公司具有完备的研发、中试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装备90台套,资产原值445余万元,康宁反应器、内螺旋反应器、四釜串联装置、有机合成装置、高压反应釜、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石英亚沸高纯水蒸馏器等设备在新产品研发试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显微熔点测定仪、化学需氧量测定仪等先进检测仪器设备为新产品的检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研究开发的基础条件,促进了我国化工连续流工程技术的发展。
技术需求
分散橙288产品连续重氮偶合中试装置1套。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分散橙288产品连续流中试装置搭建完成,完成中试实验。通过精细化工连续流中试孵化创新基地,重点突破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过程中的工程化放大等技术瓶颈,重点解决我国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工品产业科技创新链上中试难、危险性高、监管缺失等问题,打通产研瓶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痛点,尤其通过工业试产,解决化工建设项目合法工艺技术来源问题,加快园区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让优质项目更好、更快落地。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市场采购
17
发布单位
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场景内容
全球工业发展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攀升,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碳捕集回用技术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本场景从锅炉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用于醋酸生产,既保障原料供应,又减少碳排放,实现企业碳排放、捕集与利用的循环,为碳捕集利用技术树立了创新典范。该技术契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提升了企业形象与社会责任感,助力邢台市实现碳中和目标。
基础条件
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现建有河北省碳捕集碳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邢台市企业技术中心、河北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公司现有科研用房面积1055平方米,仪器设备55台套,醋酸高效制备中试生产线1条;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团队25人,包括中高级职称人员19人。与清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江苏中创清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试验研究条件与技术指导。
技术需求
1.合成醋酸尾气进入吸收系统后二氧化碳能够被成功捕集,显著降低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浓度;
2.抗干扰能力强,确保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会因尾气组成和操作条件的正常波动而影响二氧化碳的捕集效果;
3.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4.兼容性扩展性良好,无需对原有装置进行大规模改造即可投入使用。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在市场价值方面,碳捕集碳利用创新场景价值巨大。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研究的碳捕集与利用技术,主要是从锅炉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回用于醋酸生产,实现自产自用。一方面,醋酸是合成纤维、胶黏剂、医药、染料和农药的重要原料,此外还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在化工、轻纺、塑料、医药及染料等行业用途广泛。当下市场对高品质醋酸需求旺盛,醋酸主要下游产业需求的增长将成为拉动国内醋酸产品需求上升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碳捕集碳利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后,每年20万吨二氧化碳的捕集量,既补齐了生产链条中的原料供应,又减少了企业的碳排放量。每年可直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近3000万元,同时减少每年近4000辆次重型大卡循环运输带来的排放污染,回收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在邢台周边种植近万亩森林的年二氧化碳吸收总量,实现企业每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联合研发、技术许可
18
发布单位
河北金威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场景内容
我国能源分布不均,经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大,“西气东输”等工程持续推进。在液化能源运输和存储中,绝热材料至关重要,但目前常用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和泡沫玻璃等材料存在诸多问题。柔性深冷绝热材料具有良好的保冷隔热效果和多层复合结构,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具备弹性好、稳定性高、使用方便、成本及导热率低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本场景进行材料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使其适用于零下200℃的液化能源运输管路,厚度降低60%左右,施工费降低40%,正常运行10年以上,同时具备稳定性好、不易干裂,成本低、导热率低,并兼具防潮、阻燃、降噪、防霉等功能。
基础条件
设备资源:公司可提供实验室面积1000m2,包括无转子发泡流变仪、全自动视频熔点仪、电脑型自动门尼黏度计等研发和试验设备130台(套),设备总值达1401.8万元。目前拥有5条大型自动化流水线,橡塑年产能60万立方米以上,是国家能源部、电力部、化工部指定的定点生产企业。
数据资源:公司已掌握柔性深冷绝热材料的配方体系,发泡平衡技术等实验数据。
成果基础:2017年公司研发的“二烯烃柔性深冷绝热材料”通过河北省工信厅组织的工业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获得“技术水平先进,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的鉴定意见。2019年公司承担了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二烯烃柔性深冷热材料(冀科验字2019210177号)”,并于2020年8月取得省科技成果证书(登记号:20201315)。在核心技术上,已获4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在标准制定方面成果显著,制定了团体标准3项、国家标准7项以及行业标准1项。
人员基础:研发团队现有35人,中高级职称6人,所学专业覆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热物理、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自动化等,并于与上海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具有丰富的项目研发实力和产业化经验。
技术需求
1.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发的柔性深冷绝热材料可用于零下200℃的液化能源(天然气和石油气)运输管路;
2.新产品在达到传统保冷材料保冷效果,厚度可降低60%左右,施工费约降低40%,正常运行10年以上,具有稳定性好、不易干裂,成本低、导热率低,和防潮、阻燃、降噪、防霉等功能;
3.导热系数:平均温度0℃0.038W/(m·k);
平均温度-100℃≤0.0280.038W/(m·k);
平均温度-165℃≤0.021W/(m·k);
4.压缩强度:变形10%,温度-165℃≤0.4MPa,密度:60~70 kg/m3,防火性能:氧指数≥32%。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研发出性能卓越的新型低温绝热保温材料,可用于零下200℃的液化能源(天然气和石油气)运输管路,打破了国外保冷技术的垄断,填补了国内深冷绝热材料的空白。可降低能源运输和存储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可以有效防止能源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为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为国家能源战略提供有力支持。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廊坊场景建设,对河北省乃至全国液化天然气(LNG)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场景建设后,预计为公司新增年收入4000万元,新增利税400万元。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联合研发
19
发布单位
河北津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场景内容
传统催化材料能耗高、转化低、易产有害副产物,制约绿色化工发展,且化工反应过程安全挑战大、风险高、事故频发。绿色催化新材料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提高效率和质量;本质安全反应场景通过安全设计降低风险,保障生产安全。二者相辅相成,能提升化工产业安全性和环保效益,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助力双碳目标,增强全球竞争力。本场景引入绿色催化材料创新和本质安全设计等技术,优化设备与流程,提高效率,保障安全,推动化工行业绿色转型与安全发展。
基础条件
本公司目前拥有3000余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配备67台/套国内外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及50台/套化验分析仪器,总资产超过2000万元。建有河北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A级)、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同时,依托正在建设河北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试)基地,联合天津大学陈立功教授创新团队(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天津理工大学白国义创新团队,共享化工产品设计、研发及生产数据,推动联合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技术需求
1.开发出2-3种新型廉价、高效催化剂,实现联苯醚的绿色合成;
2.建立固定床连续合成联苯醚安全绿色工艺,实现反应过程的全程本质安全设计,确保关键设备和工艺的安全系数提高20%,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30%;
3.反应前期苯酚的单程转化率不低于30%。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委托外包、联合研发、技术许可
20
发布单位
河北凯诺中星科技有限公司场景内容
环化橡胶-双叠氮负性光刻胶在台面功率芯片领域作用关键。我国负性光刻胶研究尚处实验室阶段,规模化生产不足,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供应链存在明显短板。光敏剂BAC-M的合成技术被日本垄断,制约了我国负性光刻胶的国产化进程。本场景通过溶媒极性、溶剂种类、动力学和热力学等影响因素攻关,提高BAC-M产品在合成和纯化过程中的分子稳定性;通过对设施材质、管道、排空等影响因素的精准设计,控制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等微环境影响因素,保证在产业化过程中避免因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分解,确保产业化合成过程精准可控、可追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基础条件
公司占地面积39303m2,总建筑面积21560.34m2,公司生产超净高纯电子材料软硬件设施完善,拥有多个洁净区生产车间,车间有配套的合成设施及分离纯化等装置,拥有多台套高灵敏度定性、定量、结构分析和离子检测等进口分析仪器。与公司达成合作之后,可为电子材料的生产转化提供生产和检测场所,实现树脂材料的产业转化。
技术需求
1.通过引入产品微观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新技术,开发对负性光刻胶材料BAC-M分子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产品在合成和存储过程中产品的稳定性生产、存储及运输环境。产业化过程得到的产品纯度≥99.5%,产品水分≤0.05%,整体质量达到光刻胶配方要求;
2.通过采用BAC-M的安全生产新技术,提高安全性能,并通过常态化培训和短期速成培训相结合模式,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实现“人-机-物-料”和谐高效运行和安全;
3.通过引入BAC-M的产业化应用控制,实现产业化过程精准过程控制,产品在产业化应用过程中对反应设备实现在线监测和优化,控制批间偏差≤5%。
预期成效与推广价值
通过实施负性光刻胶材料BAC-M产业化应用场景,可实现材料制备过程的精准控制,确保其分子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符合半导体光刻胶标准,同时保障生产安全性与可靠性。本场景聚焦双叠氮型负性光刻胶及配套台面功率芯片的产业化突破,通过优化光敏剂BAC-M的高收率、高质量制备工艺,推动我国负性光刻胶材料从完全依赖进口(当前国产化率为0%)向100%自主供应转变,并带动配方负性光刻胶国产化率从不足20%实现跨越式提升。场景落地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形成覆盖光刻胶原材料、配方工艺及芯片制造的全产业链自主能力,预计在光刻胶和芯片领域创造数十亿至百亿级经济效益。此外,产业化进程中将培育大批电子化学品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与一线技工,显著提升就业规模,为我国半导体材料产业的技术升级与供应链安全提供核心支撑。
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联合研发
联系电话: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曹明弟 13691012469
杨 萍 1366135418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