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张国斌:产业生态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
最新动态
张国斌:产业生态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
2025-04-075



3月28日上午,本次论坛以“协同创新,共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论坛由京津冀联合主办,三地科技部门、京津冀联合办、中发展集团等单位共同承办,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公司、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协办。组织开展协同创新成果与需求发布、国际合作机制启动、创新发展推介和研讨分享、重点项目签约等多项内容。论坛汇聚京津冀产学研用创新资源,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推动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助力京津冀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共话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国斌作主题分享。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 张国斌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各位相聚在2025中关村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非常荣幸能够和京津冀三地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朋友们在此总结探讨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展望新十年的宏伟蓝图。借此机会,我结合中关村发展集团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创新的一些工作实践,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中发展作为北京服务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平台,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津冀两地合作政府的支持下,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国资委的具体指导下,历经十年努力,与津、冀共建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4个重点项目,初步搭建了京津、京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的协作网络,布局了17个园区类合作项目,运营空间面积近70万平方米,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共性技术平台等科技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方面开展了多维度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国斌:

中发展集团未来举措。

01

以科技园区为载体搭建类中关村生态体系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中发展以共建园区为抓手搭建类中关村生态体系,构筑具有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的"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让创新、创业简单高效。主要方式就是发挥集团集成服务商的优势,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四个合作园区,设立一站式集成服务中心,成体系的导入集团8大类203项产品和服务,基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科技咨询、园区运营、知识产权、共性技术服务等若干拳头产品,为企业提供从"月嫂"到"博导"全周期、从"中餐"到"西餐"全栈式的科创服务,按照习总书记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时强调的,"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正是在产业生态上不断的努力,在津冀两地园区累计吸引8600余家市场主体落地注册。


02

以区域发展为导向不断深化政企合作机制

推动区域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发展一直致力于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参谋助手、企业引进的排头尖兵、产业生态培育的主力担当。政府是推动科技创新非常重要的主体,深度的政企合作是将中关村创新基因深植于津冀两地的关键。我们基于企业需求,按照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规律,推动建立了京津两市会商、高层联席会等议事机制,与合作政府做到"一家人、一个条心、一盘棋、一起干。“长期规划和连续性政策是推动合作深化的保障,以天津宝坻区共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项目为例,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北国咨等智库长期跟踪科技城的发展,开工建设7年以来,和天津市、宝坻区谋划先后6次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园区发展、人才引进、跨区域协同创新等重点事项,形成了"654"陪跑机制等一系列创新突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了新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03

以产业协作为核心深化跨区域产业集群建设

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落实京津冀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协作由企业项目协同到产业链协同的重要抓手。集团基于三地的要素基础,在企业之间项目协同和跨区域产业协作进行了深入实践。充分利用产业组织优势,和合作区域一起组织高频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开展京津冀协同工作以来,集团累计对接3万余家科技型企业,推动三地产业、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高效互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一年以来,围绕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依托中发展覆盖全国创新网络的优势,通过雄安千企行等活动,上万家企业到访雄安。按照"北京研发、津冀转化"原则,在天津和河北打造京津产业协作示范区,在全国范围内整合产业资源,为奔驰、理想、小米、京东方等北京市龙头项目提供配套支撑。同时加大北京科创服务资源在津冀共享,集团所属中关村科技担保、科技租赁等科技金融机构累计为津冀企业提供了百亿元的融资支持;联合天津滨海、静海、河北秦皇岛、廊坊等区域先后设立了9支产业基金,以"耐心资本"助力三地科创成果落地转化。


中发展因创新而生,十年努力,初步形成了覆盖京津冀的创新网络,为新十年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汹涌澎湃,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深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要突出三链融合,把产业生态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抓手"的总体要求,集团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市场化平台的作用,在三地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协同战略担当,全力铆足"一股劲",聚力下活"一盘棋",凝心织密"一张网",不断优化合作机制和价值共享模式,做强做优现有项目,积极链接技术、资本、数据等高端创新要素,助力更多区域形成更优更好的"类中关村"创新生态,新布局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示范效应强的项目,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迈上新的台阶。最后,祝在座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杨   萍 13661354189

曹明弟 1369101246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