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本次论坛以“协同创新,共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论坛由京津冀联合主办,三地科技部门、京津冀联合办、中发展集团等单位共同承办,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公司、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协办。组织开展协同创新成果与需求发布、国际合作机制启动、创新发展推介和研讨分享、重点项目签约等多项内容。论坛汇聚京津冀产学研用创新资源,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推动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助力京津冀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共话协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邀请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韬作内蒙古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主题推介。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科技界同仁、各行业的朋友们:战略定位与资源优势
当前,我们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赋予的"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定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完成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紧扣"闯新路、进中游"的奋斗目标,扩大开放、积蓄动能、厚植优势,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内蒙古与京津冀地缘相邻、山水相联、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影响区,地区比较优势突出,发展互补性强。从区位角度来看,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个战略叠加区域,享受多重政策红利,是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要素溢出的战略支点。从资源禀赋来看,内蒙古拥有全国57%的风能资源、21%的太阳能资源,草原、森林、湿地、沙漠分别占全国22%、12%、16%、45.8%,煤炭、铅、稀土等21种矿产的资源保有量居全国第一位。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构建"科技兴蒙""1+7+N"科技政策体系,从人才引进培养、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科研经费管理、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深化合作的五个重点领域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自身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深入推进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举全区之力、聚各方合力,在以下五个方面与京津冀三地深化合作,力争在实现互利共赢上"双向奔赴"。
一是人工智能领域。内蒙古是全国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八大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之一,是大数据产业的"天然冷却池"。京津冀是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技术基础雄厚、需求旺盛,我们期待深化与京津冀在绿色智算产业、算力设备制造、智能软硬件设备制造、AI应用场景落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海淀区与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务实合作,共建"算力供给走廊",共同开拓数字化应用场景。
二是新能源领域。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多能互补,"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正在协同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京津冀区域拥有众多新能源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一批龙头企业,我们期待双方共同布局内蒙古创新研究平台,推动内蒙古能源研究院打造新能源实证基地,推进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和示范,开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合作。
三是现代农牧业领域。内蒙古农畜产品量大质优,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已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库、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伊利和蒙牛双双挺进全球乳业十强。京津冀地区农畜产业链条完整、科创水平领先,我们期待与京津冀一起,聚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开展生物育种等种业技术创新,转化落地一批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推动智慧农牧业加快发展,打造优质特色产业集群。
四是新材料领域。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稀土资源占中国稀土资源比重达83%。硅材料产业加速发展,一批颗粒硅、电子级硅材料项目落地建设。钢铁材料以及铝、铜、铅、锌、镁等有色金属产业已形成集探、采、选、冶、加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我们希望与京津冀在新材料领域加强创新合作,重点开展稀土新材料及终端应用,煤基、硅基、氟基、铝基、钢基等新材料开发,快速推动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向中下游延伸。
五是低空经济领域。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势平坦,净空条件优越,电磁干扰少,是全国首批推进低空空域改革的地区之一,我们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举措,强化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制度保障。京津冀聚集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央企总部,以及清华、北航等顶尖高校,研发实力全球领先,我们希望与京津冀地区在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低空多元应用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建低空飞行器试飞测试基地,示范推广低空+物流、文旅、应急、环保等应用场景,培育发展新赛道新动能。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
促进会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指导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主管,于2021年2月20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专门从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业枢纽型社会组织。促进会汇聚三地协会、联盟等市场力量,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围绕京津冀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融通和首都都市圈建设等工作,为各方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源链接、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服务。
为推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落地,通过定期发布“京津冀机会清单”的形式,搭建企业供需顺畅、高效对接平台。任何企事业单位或机构有产品/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等供给信息、需求信息发布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杨 萍 13661354189
曹明弟 13691012469
联系邮箱:bj_xtfz@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5号10号楼四层410单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